孩子肛裂了怎么办?

作者嘉堡服务
 
嘉堡服务

75668

''

 

 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多偏稀,次数偏多,稀便只附着于臀部或者外阴部表面,用温水冲洗很容易清洁局部。

  频繁把便便,婴儿会频繁用力,加上自身控制肛门括约肌的韧带相对松弛,非常容易造成直肠黏膜经肛门突出的现象—脱肛,以此造成排便时部分梗阻,增加排便费力程度,进而导致肛裂。

  有些便秘儿已经出现肛裂,排便时,肛裂会带来剧烈疼痛,进一步导致不愿排便,加重便秘。所以,对于便秘儿,家长一定要请医生检查,是否已出现肛裂。如果有肛裂,仔细观察孩子的肛门能够找到小裂口。肛裂在排便时会有鲜血附着于大便周围。家长可观察到血液呈小块状。大便排出几分钟后可见到小凝块。大便干燥的孩子较容易出现肛裂。

  如果有肛裂的话,应坚持用温黄连素水浸泡或湿敷局部(1片黄连素兑250毫升温水,每次15分钟,每天1-2次),待局部干爽后再使用红霉素等含抗生素软膏,促使肛裂尽快痊愈。每次排便前,肛裂部位涂些抗生素软膏,增加润滑。在解决便秘的同时,可使用红霉素等药膏涂于小裂口处,没有必要口服抗生素。

  此时应记住:不要给小婴儿把便,这样会加重肛裂。

  如果孩子肛裂严重,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小儿外科医生处检查,判断是否存在感染,是否需要继续使用局部药物治疗,坚持给孩子服用一些含维生素的食物,预防出现便秘,也可给孩子增加乳果糖口服液或小麦纤维素等纤维素制剂。

''

扫描上方二维码
获取更多科学育儿及产后康复知识
更多优惠早知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