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9日,一条关于孩子受伤的新闻上了热搜。
杭州一个6岁男孩跟随父母在公园露营,在草地上玩闹奔跑,不小心被固定帐篷的绳索绊倒,绳索带起地钉,扎入孩子腰部,万幸没有伤及重要内脏。
春光大好,正是露营的好时节。但春游也会有一些潜在的危险,家长稍微疏忽就有可能给孩子带去危害。
所以,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掉以轻心:一定要加强防范,保证孩子的安全,让宝宝开开心心地出门,健健康康地回家。
做好健康预防
1预防花粉过敏
# 表现症状
孩子一旦被诱发花粉过敏,就会出现鼻痒、眼痒、流鼻涕、流眼泪、打喷嚏、咳嗽等症状,皮肤出现红斑、丘疹、细小鳞屑,有瘙痒感或灼热感。
防治措施
1.出游目的地可以选择花粉较少的地方。起风天和艳阳天都不适合出游;小雨天或雨后,花粉指数就较低,适合出游。
2.外出活动时应戴口罩。
3.预防用药:色酮类药物,对缓解鼻部症状有一定效果。
2预防晕车
# 表现症状
面色苍白、恶心呕吐、头痛、乏力、出汗、头晕、头痛等等不适。
防治措施
1.乘车时靠前坐,可目视前方,别低头看书、看手机。
2.不要饿肚子,也不宜吃太饱。
3.转移注意力:听音乐、讲笑话、玩玩具。
4.可以尝试闻橘子皮、柠檬、姜片等,具有心理暗示作用。
3预防晒伤
# 表现症状
宝宝皮肤娇嫩易晒伤,容易出现红斑、丘疹、脱屑、色素沉着斑等,甚至会增加患癌几率。
防治措施
1.躲:躲开太阳直射,减少在日光强烈的时间段(10:00-15:00)外出,在室内玩耍。
2.遮:打遮阳伞,穿长袖,带大沿帽子和墨镜等,遮盖皮肤。
3.涂:涂抹防晒霜(>6月龄宝宝)。
4.擦:宝宝晒伤后,要立即擦洗宝宝身上的汗水、灰尘,并补水;及时冷敷;涂抹婴儿润肤露。严重时,需送医诊治。
4食物中毒
# 表现症状
发热伴有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。
防治措施
1.外出游玩尽量自带食物,同时要注意食品的保存。
2.如需商店购买食物,要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,尽量不生食动物源性食品。
3.不食用野外拣拾的水产品、蘑菇和野菜;不食用病死的畜禽和腐败变质的食品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。
警惕意外伤害
1花毒、蜂毒、被蛇咬
# 表现症状
局部红肿和剧痛。
防治措施
1.赏花动眼不动手,别让宝宝将花草放入口中嚼食。
2.给宝宝穿长袖衣裤。
3.若不小心触动了蜂巢遭受蜂蜇:应立即拔出毒刺,然后用清水冲洗伤口并立即上医院治疗。
2蚊虫叮咬
# 表现症状
红肿、痒、痛。
防治措施
1.提前涂抹驱蚊花露水(先将花露水喷在大人手上后再涂抹到宝宝身上)。
2.被蚊虫叮咬后不要去抓挠、挤压: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者冰块冷敷止痒,给宝宝穿长袖衣裤。
3小心风筝伤人
# 发生诱因
被缠绕、割伤,甚至带入高空坠落。
防治措施
1.最好给孩子选择小风筝,使用棉质风筝线。
2.如果看见附近有人在放风筝,骑车时最好放慢车速,走路时也不要奔跑。
3.一旦身体接触到风筝线,要迅速向反方向躲开,尽量避免颈部、面部和手指接触风筝线,以免受伤。
4.遭风筝线割伤后,如果出现流血现象,要尽快裹上纱布,情况严重的话,应立即就医。
4溺水
# 发生诱因
失足跌落滑落、脚抽筋等
防治措施
1.不到水库、河边、池塘等有水源的地方玩耍、戏水。
2.如遇雨天,路边有水塘、水库,路过时要格外小心。
3.发现有人溺水不要慌张,要大声呼救。
4.即使浅水区戏水,也要保证在家长、老师视野范围内。
5.出游目的地靠近水源,家长或老师应备好相应防护用具,如救生圈、救生衣。
5摔伤
# 发生诱因
跑动、攀高。
防治措施
1.儿童登高应在教师或家长的陪同下进行,带好护具。
2.外出游玩应选择相对平坦区域,以防孩子相互打闹、追逐时被它物绊倒。
3.如发生意外,视孩子摔伤部位进行护理,摔破头部应赶紧送往医院,家长不要堵住和擦拭从耳、鼻中流出的分泌物,以免脑积液回流会造成颅内感染。
6防走失
# 发生诱因
小孩子容易在人多的场合,误认了妈妈,找错了爸爸,因此需要格外注意。
防治措施
1.给孩子穿颜色鲜艳的衣服,或戴颜色鲜艳的帽子;
2.教孩子一定要牢记父母的姓名,手机号码,家庭住址等信息。或者准备“联系卡”上面写上爸爸妈妈的电话,最好缝在宝宝衣服内侧,这样既让宝宝有安全感又不会对外泄露隐私;
3.告诉孩子,出门一定要紧紧跟在父母身边,不能乱跑,要让孩子深刻的明白走失的严重后果;
4.要教孩子学会拨打110、119、120,等紧急求救电话;
5.给孩子配备手机/电话手表也未尝不可;
6.家长要主动抓住孩子的手,最好是手腕;
7.不要轻信他人,更不要把孩子交给陌生人看管。
春天,是带孩子郊游、野餐的好季节,也是对孩子进行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教育的大好时机。
但是春游时孩子可能会受到以上意外伤害,所以,家长在带孩子外出春游时,一定要认真做好预防工作,避免小儿发生意外。如家里有育儿嫂,叮嘱育儿嫂时时刻刻跟在孩子身边,保护孩子。